导读:这些年来,智能交通行业产品竞争白热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个厂家都在努力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来提升竞争力,比如前端抓拍相机传感器更新换代、DSP芯片的更新换代
这些年来,智能交通行业产品竞争白热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个厂家都在努力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来提升竞争力,比如前端抓拍相机传感器更新换代、DSP芯片的更新换代、增加更多智能功能、存储芯片的变化、外部接口的变化等,但基本上都是微创新,谈不上革命性的创新。微创新的持续发酵带来的是各个厂家之间的技术模仿,进一步带来的就是产品同质化,最终各个厂家陷入深深的价格战泥潭。
那么,在当前这种产品同质化背景下,智能交通业务有哪些新变化呢?
智能交通核心是围绕着交通管控类业务展开的,这里面卡口、电警业务占比较大,也较为成熟,这些非现场执法类的业务除了传统的车辆超速、闯红灯抓拍等业务之外,最近逐渐有一些如行人闯红灯抓拍、斑马线不礼让行人抓拍等新的业务开始出现,也体现出智能交通的业务关注点在逐渐地由车辆向行人扩展。
还有一些业务,比如开车打电话抓拍、不系安全带抓拍、开远光灯抓拍、绿灯拥塞驶入抓拍等,都说明非现场执法类业务在逐渐细化。
另外,交通流量数据采集业务、交通事件检测业务、交通信息发布业务、协调式信号控制业务等交通通行预防预测类业务也在变多,交通流量数据采集及事件检测都是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或提前预测交通通行状态,交通信息发布业务、协调式信号控制业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拥堵。
这些业务,目前除了在城市道路上应用之外,在公路等市区之外的地方也开始慢慢地增多,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的高速公路信息发布业务、可变限速提示业务、超速信息发布业务、天气信息发布等。交通管控的核心需求保畅通、保安全,一方面需要非现场执法处罚类业务做为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交通预防预测类业务做为保障。
非现场执法类业务逐渐地由车辆向行人扩展、方案细化,交通通行预防预测类业务进一步丰富增多,都是智能交通业务的新变化。
停车难问题如何解决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的数据得知,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庞大的机动车保有量给国内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一方面来自于行车难,另一方面来自于停车难,而且问题也是非常的显着。
停车难一方面在于找车位难,另一方面在于停车车位数量不足。一些停车APP公司看到找车位难这个机会点,开始和许多停车场进行合作,共享停车位信息,让车主可以更方面的找到停车场,在停车场内部,通过部署了视频停车诱导系统,车主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车位。
针对停车车位数量不足的情况,一些地方开始扩展路测停车车位,引入路测停车视频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出现了路测停车视频桩等新产品,视频识别车位占用情况、车牌信息,完成停车计时、收费计算等,大大减少了路测停车管理的人力投入,使得路测停车大规模部署成为可能。
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多年以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趋于成熟,好多地方开始出现公共汽车租赁业务,人们开始很少买车,也不在去学习驾照,当我们需要用车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APP预订一辆指定规格的汽车,在规定的时间内,这辆汽车自动驾驶到预订位置,按照规划路线将车主送至目的地,当车主用完车以后,通过APP完成自动扣费,这辆汽车自动定位并寻找附近的停车场停车,在停车场内部完成充电等业务,在行驶的过程中自动驾驶汽车不会产生交通违法行为,道路上也不在需要卡口、电警等非现场执法设备,这样的一种有序的、自动的车辆通行状态可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智能交通系统。在目前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开始试验运行,互联网技术也使得车辆定位、APP找车、计费管理、停车场定位、路线规划等成为可能,很多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这种场景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情,也许30年,也许20年甚至更短时间,我们只需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上一篇文章:疏堵结合治理无人机“黑飞” 还蓝天一份秩序
下一篇文章:无人机专利战扑朔迷离 行业混战会打响吗?
11月12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黄明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和部长办公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等。强调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是当前全国应急管理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要把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四句话方针”作为全体应急管理干部的根本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应急管理事业新局面。
为了充分发挥全国建筑幕墙门窗专业领域内企业、科研机构、检测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认证机构等方面专家的作用,更好地开展本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8),工作领域与国际标准化组织门和窗技术委员会(ISO/TC162)相关联。
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死亡人数约为110万人,在110万工伤死亡人数当中,有接近1/4的人是由于在施工过程当中没有实施正确操作而造成伤害死亡的。目前,我国每年因建筑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约为13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356人因工伤事故死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防相关设施已经随处可见了,它们的存在就是以备不时之需。虽然平时用不到,但危急关头确实要靠它救命。明明如此重要,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杭州市萧山区:消防系统“火眼金睛”
中北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2区10号楼10层
电话:86-010-63727355
友情提醒:本网站及页面涉及项目仅供参考,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咨询、多考察,以降低投资风险。部分企业可能不开放合作内容、产品合作、承包、检测、流程、详情等信息,详情请咨询该企业,以企业确认为准。您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是否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内容声明:本网站为第三方信息发布平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会员、用户或经营者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站或按照本网站“投诉删除”等途径联系删除。
本站信息由会员自主添加,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2740954302@qq.com或联系QQ274095430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