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虽然电动汽车发展缓慢导致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仍未全面启动,但消费类数码产品市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超极本等)的快速增长继续拉动锂电池需求
虽然电动汽车发展缓慢导致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仍未全面启动,但消费类数码产品市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超极本等)的快速增长继续拉动锂电池需求,因此,得益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等下游需求领域的增长,我国锂电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突破46亿只,比2012年增长31%。锂电池需求的迅猛增长带动了正负极材料的下游的需求市场,也为正负极材料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负极材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合金类负极材料和纳米级负极材料。
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电极材料是决定其能量密度的关键因素。据悉,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种类有天然石墨(59%),人造石墨(30%),中间相炭微球(8%)及其他类型(3%)。石墨类负极材料仍然占据锂电负极材料的主流地位。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等限制,当前主流负极材料(如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等)并不能实现人们希望将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幅度提高的愿望,负极材料市场亟待高效的新型材料。因此,近年来钛酸锂、石墨烯等新型负极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开始受到业内关注。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材料,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因为它的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科学家认为利用石墨烯可开发出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实质上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也适合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因此,将石墨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负极材料的电容量和大倍率充放电性能。
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大,电性能良好,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潜力巨大。研究证明,石墨烯可阻止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的团聚,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延长材料的循环寿命;纳米粒子通过与Li 发生化学反应,可增加材料的嵌脱锂能力;粒子在石墨烯表面的附着,可减少材料形成SEI 膜过程中与电解质反应的能量损失。因此,石墨烯负极材料的研究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称,调控石墨烯在集流体上的排列,以形成良好的电子和离子传输通道,可进一步提高石墨烯电极材料的性能。未来,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利用金属氧化物和其他材料与石墨烯复合,从而更大地拓展负极材料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内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了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工作。企业也开始推进石墨烯负极材料的产业化进程。2011年11月,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将生产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烯。2012年4月,大连丽昌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全自动石墨烯负极材料生产线,年产能达300吨。2013年以来,石墨烯产业化进程加快,未来,随着石墨烯技术的突飞猛进,石墨烯的特性将得到更好的挖掘与利用。我们已经看到,石墨烯的“加盟”,给负极材料的发展注入的崭新的活力。
上一篇文章:2019年DRAM投资热情放缓,价格仍将下降
下一篇文章:5G全球范围加速设备商或迎来订单收割期
11月12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黄明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和部长办公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等。强调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是当前全国应急管理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要把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四句话方针”作为全体应急管理干部的根本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应急管理事业新局面。
为了充分发挥全国建筑幕墙门窗专业领域内企业、科研机构、检测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认证机构等方面专家的作用,更好地开展本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8),工作领域与国际标准化组织门和窗技术委员会(ISO/TC162)相关联。
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死亡人数约为110万人,在110万工伤死亡人数当中,有接近1/4的人是由于在施工过程当中没有实施正确操作而造成伤害死亡的。目前,我国每年因建筑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约为13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356人因工伤事故死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防相关设施已经随处可见了,它们的存在就是以备不时之需。虽然平时用不到,但危急关头确实要靠它救命。明明如此重要,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杭州市萧山区:消防系统“火眼金睛”
中北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2区10号楼10层
电话:86-010-63727355
友情提醒:本网站及页面涉及项目仅供参考,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咨询、多考察,以降低投资风险。部分企业可能不开放合作内容、产品合作、承包、检测、流程、详情等信息,详情请咨询该企业,以企业确认为准。您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是否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内容声明:本网站为第三方信息发布平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会员、用户或经营者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站或按照本网站“投诉删除”等途径联系删除。
本站信息由会员自主添加,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2740954302@qq.com或联系QQ2740954302删除。